首页 > 凯发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凯发·k8(国际) - 官方网站·一触即发|东莞店主卖假药 一盒盈利几十元自称“不算事”

发布时间:2025-02-21 17:47:30    次浏览

东莞阳光网讯(记者郑思琪通讯员代小静)一老乡团伙在东莞租下民房,制造用于治疗哮喘的假药,通过快递代收货款的形式全国售卖。落网时,这一团伙已经将他们的分销网络在广东、福建、江西等多个省份全面铺建。3月19日,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发布有关生产、制售假药的专业调研并透露,东莞制售假药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,今年第一季度该院受理的相关案件已经超过前五年案件总量的六倍。法院提醒市民,假药出没的场所多为成人用品店、药店、小诊所,在这里地方购药一定要仔细鉴别。案例回放出租屋内简单加工 假药销售全国多地由张某文、张某根、赵某英等老乡组成的制假药团伙,是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目前受理的唯一一宗制造假药案件被告人,其他案件多以销售假药为主。从2010年3月开始,这个团伙在东莞横沥、企石等镇租下民房,制造“克喘灵胶囊”、“健喘灵胶囊”、“咳喘灵胶囊”、“复方咳喘王胶囊”、“骨康宝胶囊”、“骨诺康胶囊”、“特效骨痛宁胶囊”、“骨强康胶囊”等8种假药。团伙成员分工明确,有人负责加工、有人负责包装、还有人负责到药店推销。为了扩大销售网络,他们还建起了三个虚假网站进行宣传。借助伪造的文件,先后将9000多瓶假药卖给药店、卫生站,销售网络一度遍及广东、江西、福建等多个省份,委托快递公司收回货款53万多元。2012年2月,横沥公安部门在对出租屋中进行清查时发现该窝点,当场缴获假药8087盒及10262瓶。同年7月,市第三人民法院对此案开庭审理,先后有500多名证人对郑某文制售假药的行为予以证据。经审理,法院最终以生产、销售假药罪,对三人判处三年六个月至六年不等的有期徒刑。法院分析药店掺杂假药卖 不认为是犯罪据了解,在第三法院近年受理的制售假药案件中,今年受理受理该类案件的数量明显增多。2015年截至3月17日已受理案件90宗,是历年案件总量的六倍。在这类案件中,作案主体多为个人,且多是游击战,看到执法人员检查就把假药藏起来,有些则是在不同镇区开了两家店,假药轮流销售。法院在审理中发现,有些个体工商认为已办理营业执照,且所售商品一般都是正品,仅仅混杂少量假药,且假药成本价较低,假药利润较高,仅几十元一盒,数量不多金额不大,还不至于构成犯罪。针对这类案件,法院建议相关部门加大执法,做好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对接。不构成犯罪的,进行行政处罚;构成犯罪的,及时移送司法机关,通过部门联手,保障市民用药安全。